桌面台式电镜因其操作简便、占地小、无需复杂环境而广泛应用于材料分析、生物观察、质量检测和教学科研。为确保
桌面台式电镜成像质量、延长寿命并保障操作安全,必须遵循规范的使用流程。以下是标准操作步骤。

一、使用前准备
环境检查:确保设备放置在平稳、无振动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实验台上,远离强磁场、粉尘和腐蚀性气体。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匹配(通常为220V),接地良好。
样品准备:根据样品性质进行适当处理。导电样品(如金属、半导体)可直接观察;非导电样品(如陶瓷、塑料、生物组织)需进行喷金或碳镀膜处理,防止电荷积累导致图像失真。
工具准备:准备好导电胶带、样品台、镊子等辅助工具,确保清洁无污染。
二、开机与自检
开启电源:打开电镜主机电源开关,启动内置真空泵和控制系统。
系统自检:等待设备完成自检程序,确认无报警信息。部分型号会自动进行灯丝激活或参数校准。
三、抽真空
放置样品:打开样品室舱门,将样品用导电胶带固定在样品台中央,确保牢固。
关闭舱门:确认舱门密封良好,锁紧到位。
启动抽真空:在控制软件中点击“抽真空”按钮,系统将自动抽至工作真空(通常5-10分钟)。期间可通过真空表监控压力变化。
四、参数设置与聚焦
选择模式:根据需求选择成像模式(如二次电子成像SEI或背散射电子成像BSEI)。
设置参数:调节加速电压(一般5-20kV)、束流、工作距离(WD)等。初学者可使用自动设置或预设模板。
电子束对中与聚焦:先使用低倍率(如500×)找到样品区域,逐步放大。通过软件自动或手动调节聚焦(Focus)和像散(Stigmation),直至图像清晰锐利。
五、图像采集与观察
调整对比度与亮度:优化图像明暗层次,突出细节。
多区域扫描:移动载物台,观察不同区域,必要时进行倾斜或旋转(如有此功能)。
拍照与保存:在良好状态下拍摄图像,标注放大倍数、电压等参数,保存至文件夹。
六、结束操作
放气与取样:观察完成后,在软件中点击“放气”按钮,待压力恢复至大气压后打开舱门,取出样品。
关闭系统:退出软件,关闭主机电源。若长时间不用,可关闭总电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