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级正置金相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灰尘、操作不当或部件老化导致图像模糊、照明异常、调焦失灵等问题。快速识别并解决常见故障,是确保
科研级正置金相显微镜高效运行的关键,以下为典型问题及其精准应对策略。

问题一:视野模糊,无法清晰对焦
原因分析:
物镜或目镜表面有灰尘、油渍或指纹;
样品表面抛光不良或未清洁;
物镜未全到位或齐焦性失调。
解决方法:
用吹气球清除灰尘,再用镜头纸蘸无水乙醇混合液轻擦光学面;
重新清洁或抛光样品表面;
旋转物镜转盘,确认物镜“咔哒”到位;
若多物镜均模糊,需重新校准柯勒照明与齐焦性。
问题二:照明不均或视野边缘发暗
原因分析:
未正确设置柯勒照明;
视场光阑或孔径光阑开合不当;
光源偏移或聚光镜未居中。
解决方法:
严格执行柯勒照明校准步骤:聚焦光源像于视场光阑平面,聚焦物像于目镜分划板;
调整视场光阑至略小于视野,孔径光阑至物镜NA的60–80%;
使用居中螺丝调整聚光镜位置,确保光斑居中。
问题三:调焦机构卡滞或松动
原因分析:
滑轨缺油或进入灰尘;
微调焦齿轮磨损或预紧力失调;
载物台过重或样品超载。
解决方法:
清洁滑轨,涂抹少量精密润滑油;
检查微调焦旋钮松紧度,必要时调节预紧螺丝;
确保载物台负载在设备允许范围内。